去股票知识|外汇知识学习 吧!本站域名:www.gupiao-waihui.cn

国际货币体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外汇知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16

普通文章 美元兑瑞郎1.21关口附近存在强支
普通文章 澳元兑美元14日远期汇价
普通文章 美元兑加元14日远期汇价
普通文章 美元兑瑞郎14日远期汇价
普通文章 英镑兑美元14日远期汇价
普通文章 欧元兑美元14日远期汇价
普通文章 澳元兑美元0.7880附近阻力仍制约
普通文章 美元兑加元欧洲午盘小幅上涨
普通文章 FMforex:欧币全面回软 后市中线
普通文章 理财18:短线卖出英镑 中线卖出日
普通文章 纽约汇市14日早盘美元和欧元兑日
普通文章 欧元兑日圆将可能成为主导汇市的
普通文章 花旗集团日本子公司CEO:不会提高

国际货币体系

 

伴随国际经济交往的深入,各国需要对货币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协调。这些问题包括货币本位、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国际清偿力的供应等。这些问题的协调,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

 

第一节 际货币体系概述

 

国际货币体系在国际金融领域内具有基础性制约作用,它对于国际间贸易的支付结算、资本流动、汇率的调整、各国的外汇储备及国际收支等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各国都在积极谋求办法,达成新的协议,以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来维持各国之经济往来的稳定性。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

 

国际货币体系概念:是规范国家间货币行为的准则,是世界各国开展对外金融活动的依据。它的形成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惯例和习惯演变而成的,当相互联系的习惯或程序形成以后,一定的活动方式就会得到公认,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就是这样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种是通过有约束力的法律条文和在短期内就能够建立起来的特点,尽管这些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和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就是通过这种途径建立起来的货币体系。无论是通过哪种途径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的必然产物.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1) 确定关键货币作为国际货币。关键货币是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充当基础性价值换算工具的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只有确定了关键货币,才能进而确定各国货币之间的换算率、汇率的调整以及国际储备构成等。

(2) 确定各国货币的比价。根据国际交往而产生的国际支付的需要,货币在执行世界货币职能时,各国之间的货币一定要确定一个比价,即汇率。

(3) 货币的兑换性和对国际支付所采取的措施。

(4) 国际结算的原则。一国的对外债权债务、或者定期进行结算、并实行限制的双边结算;或者立即进行结算,并在国际结算中实行自由的双边结算。

(5) 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为保证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必须保持一定的国际储备,保存一定数量的,为各国所接受的国际储备资产,是构成国际货币体系的一项主要内容。                                                                      

(6) 国际收支的调节。世界各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发展是国际货币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在有些情况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通过本国所采取的国内经济政策或外汇政策就可以恢复平衡;在有些情况下就需要根据国际协定,通过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或通过各国政府协调政策,干预市场达到国际收支平衡。

(7) 黄金和外汇的流动与转移是否自由。

 

三、际货币体系的类型

 

货币本位和汇率安排是划分国际货币体系类型的两项重要标准。货币本位涉及到储备资产的性质。一般来说,国际货币储备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商品储备和信用储备。根据储备的性质,可将国际货币体系分为三类:(1)纯商品本位,如金本位;(2)纯信用本位,如不兑换纸币;(3)混合本位,如金汇兑本位。

汇率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中心位置,因而可以按汇率的弹性大小来划分各种不同的国际货币体系。汇率的两个极端情形是永远固定和绝对富于弹性,介于两者之间有管理浮动,爬行盯住和可调整的盯住。

根据上述类型的划分,可将历史上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划分为三个时期:(1)国际金本位制。它是19世纪除至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体系,由黄金来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2)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会员国货币平价和固定汇率制。(3)牙买加货币体系。1978年成立。其主要内容是:承认世界各国实行浮动汇率的合法化;增加成员国的基金份额;降低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规定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实际上牙买加货币体系尚不能算作一个有系统的国际货币体系。

 

四、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条件

 

国际货币体系是商品货币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必然产物。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的发展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然而,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得到大多数国家认同的有效力的货币体系,还需要一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有保证关键货币信用能力的强大经济实力

2)关键货币的汇率稳定

3)关键货币的流通覆盖面必须广泛

4)相关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一致性

 

五、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国际货币体系的存在与发展,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对各国及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着积极的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应组织机构发挥其职能来实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贸易支付清算和国际金融活动提供统一规范的运行机制。

2、定汇率。国际货币体系为各国汇率的稳定提供了统一的计价标准,为各国汇率制度安排与有秩序提供意见与管理措施,维持了世界汇率的稳定。

3、调节国际收支。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保证世界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是建立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目的和主要作用之一。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要涉及汇率机制,对逆差国的资金融通机制,对储蓄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的纪律约束机制三方面内容。

4、监督与协调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国际货币体系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是协调与监督世界各国有关的国际货币与金融事务,确保稳定汇率和调节国际收支作用的实现。

 

第二节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从时间先后来看,大体可以分三个阶段,即国际金本位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及现行的牙买加体系阶段。

 

一、.国际金本位制

 

    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大约形成于1880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结束。金本位制是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黄金是货币体系的基础。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充分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充当国际支付手段,国际购买手段和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主要内容:

1、用黄金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各国货币的比价由其含金量决定。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可以自由地将黄金交给国家铸币局铸成金币。3、金币是无限法偿货币,具有无限地支付手段权。4、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

 

经济作用:

1、促进生产发展2、保持汇率稳定3、自动调节国际收支4、促进国际资本流动5、协调各国经济政策。

评价:

1、在实行国际金本位制的30多年时间里,黄金在各国之间的流动并不频繁。一国发生贸易赤字,不一定总要输出黄金,它可以利用国外的带宽来弥补赤字。同样,发生盈余的国家也可以利用资本输出来减少盈余,也不一定要输出黄金。这样,贸易的不平衡就难以通过双方的货币供应量和价格的相反变动来得到纠正。

2、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作用必须通过国家间的物价水平变动,才能使进出口贸易发生变化,进而引起黄金在两国间的流动,使国际收支平衡,使汇率稳定。然而事实上,在金本位制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物价变动趋势相当一致,并没有发生物价变动而引起黄金流动的现象。

3、国际金本位制的运行使建立在各国政府都遵守金本位制的基本要求,对经济不加以干预的基础上的。然而,在金本位制的末期,各国的央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已经不是听凭金本位制发生自由协调作用,而是经常设法抵消黄金流动对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当黄金流入国内时,货币管理当局会采取措施抑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以稳定物价;反之亦然。于是,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难以实现。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国之间的矛盾使国际金本位制不可能自动调节达到国际收支平衡。

 

一、金本位制的演变和崩溃

 

1、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对本位制。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因素也日益增长起来。由于维持金本位制的一些必要条件逐渐遭到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也就失去了保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停止银行券兑现并禁止输出,金本位制陷于崩溃。战争期间,各国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汇价波动剧烈,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已不复存在。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各国已无力恢复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它是以存放在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外汇资产为准备金,以有法定含金量的纸币作为流通手段的一种货币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许多殖民地国家曾经实行过这种货币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无力恢复金本位制但又未采用金块本位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推行金汇兑本位制。

由于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的货币与某一国家货币保持着固定比价,金汇兑本制国家的对外贸易和金融政策必然受金块本位制的国家的影响和控制。因此,金汇兑本位制是一种削弱了的极不稳定分金本位制度。

 

2、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国际金本位制在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1931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全部瓦解。国际金本位制彻底崩溃后,30年代的国际货币制度一片混乱,正常的国际货币秩序遭到破坏。主要的三种国际货币,即英镑、美元和法郎,各自组成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

结果国际贸易严重受阻,国际资本流动几乎陷于停顿。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衰退之后,国际金本位制已经推出历史舞台。各个货币集团的建立和各国外户管理的加强,使国际金融位置更加不稳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改变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局面,已成为国际社会的迫切任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美两国政府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构思和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思计划”。

以美国财政部官员名字命名的“怀特计划”是在19434月提出的,全称为联合国外汇稳定方案怀特计划反应了美国的经济力量日益强盛,从而试图操纵和控制基金,获得国际金融领域的统治地位。对此,尚有相当经济实力的英国当然不甘示弱。为了分享国际金融的领导权,英国于怀特计划发表的一天抛出了凯恩思计划

“凯恩思计划”实际上是一个“国际清算联盟”方案,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思提出的。这一计划的内容明显对英国有利。经过长达3个月的讨价还价,英美两国终于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1944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制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宣布了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中心内容是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与此同时,确立了固定汇率制。

按照“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必须确认美国政府在1934年规定的35美元折合1盎司黄金的官价。美国政府承担各国按此价格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当黄金官价受到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炒家冲击时,各国政府要协同美国政府进行干预。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基金组织各会员国的货币必须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美国政府根据上述黄金官价,规定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纯金,各会员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按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与美元确定固定比价,或直接规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但不得轻易改变。汇率波动幅度应维持在固定比价的上下1%以内。如果货币含金量的变动超过1%,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双挂钩,使美元等同于黄金,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与黄金发生联系,从而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中心地位。在这一货币制度下,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都用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许多国家还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外汇储备,有的甚至还用美元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金。因此,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和作用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但与战前不同,主要区别是:(1)国际储备中黄金和美元并重。(2)战前时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储备货币有英镑、美元和法郎,依附于这些通货的货币,主要是英美法三国各自势力范围内的货币,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几乎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所有国家的货币,而美元却是惟一的主要储备资产。(3)战前英美法三国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而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所以这是一种大大削弱了的金汇兑本位制。(4)虽然英国在战前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但没没有一个国家机构维持着国际货币秩序,而战后却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运转对战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的双挂钩原则,结束了战前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动荡混乱状态,使得国际金融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这为战后5060年代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二,美元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弥补了国际清算能力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黄金供应不足带来的国际储备短缺的问题。

第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了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汇率的波动受到严格的约束,货币汇率保持相对的稳定,这对于国际商品流通和国际资本流动非常有利。

第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一些工业国家,尤其是一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会员国家的国际收支困难,使它们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得以正常进行,从而有利于世界的经济的稳定增长。

总之,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国际货币合作的一个比较成功的事例,它为稳定国际金融和扩大国际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事实上,该体系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

1、美元享有特殊地位导致美国货币政策对各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美元是主要的储备资产,享有纸黄金之称,美国就可以利用美元直接对外投资,购买外国企业,或利用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美国货币金融当局的一举一动都将波及整个世界金融领域,从而导致世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2、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的储备资产,必然给国际储备带来难以克服的矛盾。战后,由于黄金生产的停滞,美元在国际储备总额中的比重显著增加。而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要求国际储备相应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储备的增长需要仰仗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但这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如果美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又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导致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

3、汇率机制却反弹性,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灵。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过分强调汇率的稳定,各国不能利用汇率的变动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而只能消极地实行外汇管制,或放弃稳定国内经济的政策目标。前者必然阻碍贸易的发展,后者则违反了稳定和发展本国经济的原则,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可见,缺乏弹性的汇率机制不利于各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赖以生存的两大支柱。自20世纪50年代始,上述种种缺陷不断地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从而终于在70年代使其陷入崩溃的境地。

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1949年美国拥有但是世界黄金储备的71.2%达245.6亿美元。但是饱受战争创伤的西欧、日本为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美元,但又无法通过商品和劳务输出来满足,从而形成了普遍的美元荒。50年代初,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黄金储备开始流失,196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到178亿美元。与此同时,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已经恢复,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出口大幅度增长,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从而爆发了第一次美元危机。196010月,国际金融市场上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伦敦金融市场的金价暴涨到41.5美元1盎司,高出黄金官价的18.5%。

美元危机的爆发严重动摇了美元的国际信誉,为了挽救美元的颓势,美国与有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维持黄金官价和美元的国际信誉,为了挽救美元的颓势,美国与有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维持黄金官价和美元汇率的措施,包括“君子协定”、“巴塞尔协定”、“黄金总库”以及组成“十国集团”签定“借款总安排”等等,目的在于当汇率波动时,运用各国力量共同干预外汇市场,尽管如此,也未能阻止美元危机的再度发生。

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扩大了侵越战争,国际收支更加恶化,黄金储备不断减少,对外债务急剧增加。19683月,第二次美元危机爆发,巴黎市场的金价涨至44美元1盎司,美国的黄金储备半个月之内流失了14亿美元。黄金总库被迫解散,美国与有关国家达成黄金双价制的协议,即黄金市场的金价由供求关系自行决定,35美元1盎司的黄金官价仅限于各国政府或中央一那还能够向美国兑换。

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状况继续恶化,1971年爆发了新的美元危机,美国的黄金储备降至102美元,不及其短期债务的1/51971815日美国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内容之一就是对外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切断了美元与黄金的直接联系,从根本上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元停兑黄金以后,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极度混乱,西方各国对美国的做法表示强烈的不满,经过长期的磋商,“十国集团”于19712月通过了史密森协议。其主要内容是,美元贬值7.89%,黄金官价升至每盎司38美元,西方主要通货的汇率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并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为不超过货币平价的上下各2.25%。此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并未好转,19731月下旬,国际金融市场又爆发了新的美元危机。美元被迫再次贬值,幅度为10%,黄金官价升至42.22美元。

美元第二次贬值后,外汇市场重新开放。抛售美元的风潮再度发生。为维持本国的经济利益,西方各国纷纷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欧共体作出决定,不再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实行联合浮动。各国货币的全面浮动,使美元完全丧失了中心货币的地位,这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彻底瓦解。

 

三、牙买加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安,各国都在探寻货币制度改革的新方案。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第二次修正案(第一次修正案是1968年,授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特别提款权),从而形成了国际货币关系的新格局。

(一)   牙买加货币协定的主要内容

1、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根据该协定,会员国的基金份额从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至390亿特别提款权,即增长33.6%,各会员国的基金份额也有所调整。

2、汇率浮动合法化。1973年后,浮动汇率逐渐成为事实。修改后的基金协定规定,会员国可以自行选择汇率制度,事实上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制并存。但会员国的汇率政策应同基金组织协商,并接受监督。浮动汇率制应逐步恢复固定汇率制。在条件具备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实行稳定但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3、降低了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新的条款废除了原协定中所有的黄金条款,并规定黄金不再作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废除黄金官价,会员国之间可以在市场上买卖黄金;会员国间及其与基金组织间,取消以黄金清算债券债务的义务;基金组织持有的黄金部分出售,部分按官价退还原缴纳的会员国,剩下的酌情处理。

4、规定特别提款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新协定规定,特别提款权可以作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也可以供有关国家用来清偿对基金组织的债务,还可以用作借贷。

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用按市价出售的黄金超过官价的收益部分,设立一笔信托基金,向最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以最优惠的条件提供援助,帮助解决国际收支问题;扩大基金组织信用贷款的额度;增加基金组织出口补偿贷款的数量。

 

(二)牙买加协议后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行

 

牙买加协议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的货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趋于消失,美元在诸多储备货币中仍居主导地位,但它的地位在不断削弱,而德国马克、日元的地位则不断提高。在这个体系中,各国所采取的汇率制度可以自由安排。主要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实行单独或联合浮动。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盯住汇率制,把本国货币盯住多种形式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另外,在这个体系中,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调节。除了汇率机制以外,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机构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三节 区域性货币体系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货币一体化的研究和实践成为国际金融界的一个热点。从实施的角度看,欧洲货币一体化是最成功的典范,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蓝图的描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欧洲货币体系

 

为促进政治和经济联合,反对美元霸权,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的西欧共同市场就提出创建货币同盟的目标。19722月,西欧共同市场的原6各国家决定建立经济货币同盟,计划要逐步发展具有共同储备基金、发行统一货币、指定共同财政政策的经济和货币同盟。19733月实行联合浮动。19734月,建立了货币合作基金,在国际收支、维持汇率方面互相支持,加强合作。19753月创立了新的欧洲记账单位European Unit of Account)。新记账单位排除了美元,完全用共同市场国家货币定值,从而减少了美元波动的影响。为加速实现共同市场国家的货币经济同盟目标,摆脱对美元的依赖与美元危机的影响。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丹麦等欧洲共同市场国家经过多年的酝酿协商,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于1979313日生效。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一)创建欧洲货币单位

 

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 ECU)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是按一篮子原则由共同市场国家货币混合构成的货币单位。其定值办法是根据成员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在共同市场内部贸易所占的比重大小,确定各国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中所占的权重,并用加权平均法逐日计算欧洲货币单位的币值。

欧洲货币单位的作用是:(1)作为决定成员国货币的中心汇率的标准;(2)作为各成员国与欧洲货币基金之间的信贷制度;(3)作为成员国货币当局之间的结算工具,以及整个共同体的财政预算的结算工具;(4)随着欧洲货币基金的建立,欧洲货币单位逐步成为各国货币当局的一种储备资产。由此可见,欧洲货币单位不仅执行计价单位的作用,成为共同体成员国之间的结算工具;还可作为国际储备手段。

 

(二)建立双重的中心汇率制

 

共同体成员国对内实行固定汇率,对外实行联合浮动。共同体成员国之间都却帝国那了中心汇率,并规定了上下波动的界限,德国马克和荷兰盾上下波动的界限是2.25%,其余成员国间汇率和波动的首先界限为5%。此外,各成员国货币还要和欧洲货币单位确定一个中心汇率和波动的上下界限。同时还规定了成员国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中心汇率和波动的最大界限,此界限成为差异界限(Diver-gence Threshold)。差异界限的计算公式为:

 

 成员国汇率成上下波动界限×75×1-成员国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中所占比重)

 

成员国货币的汇率升降达到它对欧洲货币单位的差异界限时,有关国家的中央银行及时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经济和货币政策,或采取重订本国货币对欧洲货币单位的中心汇率波动界限小,能对各国的汇率失常现象预先提出警告,从而保证共同体成员国共同维持汇率的稳定,促进经济与贸易的发展,防止国际投机资本对某一成员国货币进行单独的冲击。此种对内实行固定汇率,对外联合浮动,保持两个中心汇率的机制,即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

 

(三)建立欧洲货币基金

 

根据欧洲货币体系的规定,要求各成员国缴出其黄金外汇储备的20%(其中的20%为黄金),创建欧洲货币基金(European Monetary Fund ,EMF),用以向成员国发放中短期贷款,帮助成员国摆脱国际收支方面的短期困难,保持其汇率上的相对稳定。黄金在成员国所缴纳份额中的比例,进一步强调了黄金的货币作用。在欧洲货币体系成立的初期,欧洲货币基金的总额约有250亿欧洲货币单位,其中的140亿欧洲货币单位作为短期贷款,其余110亿欧洲货币单位作为中期金融援助。每个成员国都有一定的贷款定额,尤其对弱币国家的贷款更严格控制在定额之内,对不超过45天的短期贷款,则不加任何限制,并可享受3%利息贴补。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放贷款的办法相似,成员国取得贷款时,应以等值的本国货币存入基金

欧洲共同体内部的这种严密的自成体系的对外金融与国际结算等方面所作的规定,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基金在汇率、信贷的规定和措施极为相似,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货币区内部采取严格控制的措施也极为相似。

 

(四)欧洲货币经济联盟与欧元

 

1、欧元创建的北京。早在1962年12月,欧共体国家在海牙召开的首脑会议上就提出,为达到加速一体化的进程、削弱美元的影响、提高欧共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地位的目标名角定建立以统一货币为中心的“欧洲经济货币联盟”。1989年担任欧共体委员会主席的德洛尔在《关于实现经济货币联盟的报告》中,再一次明确提出货币联盟的最总目标是建立单一的欧洲货币。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马斯特里赫条约》(以下简称《马约》)。对实现欧洲单一货币的措施赫步骤作了具体安排并提出时间表。《马约》规定,欧盟(《马约》签署后,常以“欧盟”取代欧共体)最迟不晚于1999年1月1日建立单一货币体系,并在1998年1月1日以前缉拿拉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在1995你那12月15日召开的欧洲货币联盟马德里高峰会议上,将未来欧洲货币的名称定为“欧元”(Euro),以取代欧洲货币体系所创立的ECU。

 

2、欧盟成员国使用统一货币欧元应具备的条件。为保证货币同盟目标的实现,保证欧元的稳定,具备下述条件的成员国才能申请参加:(1)预算赤字不超过GDP的3%;(2)债务总额不超过GDP的60%;(3)长期利率不高于3各通货膨胀率最低国家平均水平的2%;(4)消费物价上涨率不超过3各情况最佳国家平均值的1.5%;(5)两年内本国货币汇率波动幅度不超过ERM规定。

上述条件即《马约》。《马约》还规定了参加欧洲货币同盟的“趋同标准”。1998年2月25日欧盟执委会宣布第一批复合趋同标准的国家由11各,即奥地利、比利时、芬兰、德国、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符合使用欧元的条件,有资格成为首批流通欧元的国家。在欧盟15各成员国中,希腊未达到趋同标准,瑞典、英国、丹麦虽已达标,但此前它们决定暂留货币联盟之外。

 

3、欧元推行的时间表。根据《马约》和欧盟的有关规定,欧元从发行到完全取代欧盟成员国的货币,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1999年1月1日开始。这一阶段是成员国货币向欧元的过渡期,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

1)于1999年1月1日不可撤回地确定欧元与参加货币同盟成员国货币的折算率,并按1:1的比例由欧元取代ECU进行流通。成员国货币和欧元同时存在于流通领域。

2)资本市场和税收部门均亿欧元标定,银行间的支付结算以欧元进行。成员国的政府预算、国债、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的财政收支也均以欧元结算;但过渡期内,私营部门有权选择是否使用或接受欧元,对于任何合同、贸易和买卖,仍可用成员国原货币进行支付。

3)欧洲中央银行投入运作并执行欧元的货币政策,指定欧元的利率;为保证欧元与成员国货币固定汇率的顺利执行,对成员国的货币发行进行一定的监控。

4)执行都柏林会议指定的《稳定和增长条约》中有关规定,如制裁预算赤字超过GDP3%的成员国,罚金为0.2%,赤字每超过1%,则课征超过部分的1/10的罚金。

第二阶段从2002年1月1日开始,在这一阶段欧元纸币和硬币开始流通,成员国居民必须接受欧元,欧元纸币和硬币逐渐取代各成员国的纸币和硬币。

第三阶段从2007年7月1日开始。这以阶段将取消成员国的原货币,完成欧元完全取代原成员国货币的进程。

 

4、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作用

1)欧强联盟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其竞争力。欧元区将成为与美国实力相当的经济实体,其实力强于日本。据统计,1996年OECD各成员国总值中,欧盟各成员国的GDP总值占38.5%,而美国和日本各占32.5%和20.5%。在世界贸易中,欧盟对外贸易额(不包括成员国间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9%,高于美国的19.6%和日本的10.5%。可见,欧盟在统一货币后,经济实力将迅速增强,在与美、日等强国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减少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欧元作为单一货币正式使用,成员国内部汇率矛盾自然消失,从而加强对国际资金冲击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能力。

3)简化流通手续,降低成本消耗,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欧盟成员国使用单一货币后,消除了货币与兑换费用,从而加快商品与资金流通速度,增加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4)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单一货币的使用,各国在物价、利率、投资收益方面的差异将逐步缩小或趋于一致,形成物价和利率的总体下降,居民消费扩大,企业投资环境改善,最终有利于欧盟总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欧洲货币同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巩固和发展了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世界范围内汇率的稳定。欧元单一货币流通后,欧盟内部的汇率波动完全小时,欧盟将拥有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和以价格未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严格的财政预算制度和利率趋同标准,这些将保证币值的稳定,增强公众的信心,促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汇率的稳定,有利于世界贸易与投资的发展。

2、欧盟成功发展的示范效应、欧盟使用统一的货币后,在贸易方面,成员国之间实行的是自由贸易,而与非成员国进行贸易时则采取关税保护。这种政策实际上是给区域性集团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竞争时提供了一条共同的边界。欧元的成功流通,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在国际货币安排方面最有意义的发展。

欧盟内部货币兑换费用的消失、货币风险的消除,对于还未进入这个市场的厂商是享受不到的。区域性集团内部商品的价格下降,就意味着外部商品的竞争力下降。当区域外商品收到歧视时,区域外厂商将改变进入方式以投资带动贸易绕过无形的货币壁垒,也享受区域性集团内部货币统一的好处。待进入区域集团后,就可以把该集团当作一个大市场来进行营销,不用想以前那样在不同国家都要开发营销渠道,制订不同的订价政策。统一货币的使用使欧盟成员国受免区域外金融不稳定的影响,方便了成员国的经济交往和合作,为未来的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和内外矛盾的解决树立了一个可借鉴的榜样。

3、区域性货币体系的发展将为更多国家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区域性货币体系的发展将减少世界贸易中的不平等现象。20世纪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美国占将近1/5,而且在世界贸易中,石油等原料价格一直以美元计算,这使美国占了很大便宜。因为美元作为世界贸易主要结算货币,美国可以长期维持合适的汇率以利于美国的对外贸易,且无需担心它会刺激国内的通货膨胀。欧元的使用将改变这以格局,使更多的国家能在世军诶贸易中获取平等发展的机会。

 

三、目前潜在的区域性货币集团格局

 

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和欧元的流通,最其他区域性货币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区域性经济集团和区域性货币的出现和发展,实质上使世界各国力量的重新组合,反映了国际经济领域各个方面的矛盾。区域集团贸易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组织形式,它同时兼有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的特征。欧元的正式流通对其他去行货币的示范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存在区域性经济集团有:

 

1、原货币区的活动。原属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郎区的国家,目前有的组成“西非货币联盟”,有的组成“中非货币联盟”,有些原属法郎区的国家虽为加入上述货币联盟,但他们的货币与“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的成员国一起与法国的法郎建立固定比价,保持固定汇率制度。目前,共有14各国家的货币与法国法郎挂钩。同时,这些国家的货币金融还与法国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如“西非货币联盟“6国流通统一的货币”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中非货币联盟“5国也有共同货币”中非金融合作法郎“,法国则通过参加西非国家中央银行董事会和中非国家货币混合委员会,实际上监督与影响这两种货币的发行。此外,法国还通过与这些国家签定货币合作协定,使法国法郎可以与这些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对资本、商品的输出不加限制

另外,目前还有41各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美国与其挂钩国家间的货币金融关系,和法国与有关国家相似,实际是一个货币集团。

 

2、南方共同市场。欧元的正式流通,使南方共同市场开始讨论建立新货币,意欲效法欧元的成功之路。

南方共同市场。欧元的正式流通,使南方共同市场开始讨论建立新货币,意欲效法欧元的成功之路。

南方共同市场设立新的地区性货币的建议是在1997年12月,由阿根廷总统卡洛斯·梅内姆在乌拉圭举行的南方共同市场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南美关税联盟在分析研究了阿根廷的建议后认为:新货币可以使南美在美国和欧盟之间取得平衡。1998年5月,阿根廷、巴西、乌拉圭等国领导人进一步讨论研究了在南方共同市场建立地区性货币的问题。他们认为在本地区建立一家中央银行还能够将有助于防范恶性通货膨胀;可以消除集团内部的一些矛盾,为将来实现经济政策协调铺平道路。他们认为,共同货币的采用将对每个成员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商品竞争力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因为南美的大部分出口商品是销往欧洲的,仍用多种货币交易,明显不利于南美国家。

欧元的成功流通,无疑为南方共同市场建立新的统一货币提供了历史机遇。

 

    3、北美自由贸易区。欧元的出现将削弱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面对这种挑战,美国势必作出积极的反应。事实上,美国已经认识到美元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特别是近年来墨西哥金融危机威胁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利益,美国政府向墨西哥援助了200亿美元,而1995日元和德国马克大幅度贬值,美国不仅没有干预外汇市场,同时对国际政策的协调也持消极态度,这表明尽管美元仍是世界第一国际储备货币,但美国政府已经在更多地考虑本国及本地区的经济利益   

    从80年代起北美就加快了一体化的步伐。美国与加拿大历来经贸关系密切,1988年又达成协议,拟经过15年过渡期,消除各种贸易壁垒等障碍建成拥有3.6亿人口,GNP总值达6.3万亿美元的大市场,以期与欧洲大市场相抗衡。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虽然墨西哥发生了货币危机,并没有阻挡北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4、东盟。东盟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组织,东盟虽然于60年代中期成立,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近年来,在全球一体化大潮的推动下,东盟6国签署了自1993年经过15年即2008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而后,又将目标提前到2005年。1995年越南加入东盟,其后老挝、缅甸也相继加入。1999年4月柬埔寨正式成为东盟成员。

 

5、日本。相当一段时期以来,日本当局有意识地推进“亚洲日元经济圈”战略,以主动适应国际货币区域化的趋势,并力争在其中争得一席之地。具体表现,如:近年来日本向亚洲各国提供了大量日元贷款,据统计,到90年代中期日元贷款已突破8万亿元,超过世界银行贷款的40%,是亚洲开发银行等4家地区开发银行贷款余额的总和。在加拿大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财政部长会议上,日本明确表示将全力推进日元国际化。

 

第四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展望

 

70年代以来,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争论一致没有停止过,所涉及的与体系本身密切相关的有3大问题:本位货币制,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一、现行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

 

1、黄金非货币化。牙买加协定中有关黄金问题的条款,切断了货币和黄金之间的联系,从此,黄金在国际经济中难以执行货币的职能,黄金加速退出货币历史舞台。

在现实中,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个人贮藏的主要不是黄金而是存款。在国际储备方面,黄金所占的比重持续减少。据统计,1977年黄金占世界储备总额的13.4%,1986年这一比重降为7.3%,1991年更降至4.8%。

 

2、多种储备体系已现雏形,但美元关键货币的地位仍未消除。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黄金非货币化,美元的万难以维持,SDRs的作用有限,国际储备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日元、德国马克的地位不断上升,美元的地位持续下降。

储备货币多样化对国际货币体系有利有弊。一方面,储备货币的分散相对降低了关键货币对世界储备体系的影响;有助于各国的外汇管理以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多种货币储备还缓和了国际清偿力不足。但另一方面,储备货币发行

国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其国内各类突发性变动都是该体系的不稳定因素,因而储备货币多样化也增加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

 

3、浮动汇率已成长期趋势。自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汇率浮动已实行近30年,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较有弹性的汇率制度。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多数采取单独浮动,但也有的采取盯住自选的货币篮子或实行某种货币,实行单独浮动的很少,不过近年来,有些中等收入的发展国家选择了单独浮动。

 西方有些学者把目前的多种汇率安排制度叫做“无体制的体制”,也有人称它为混合体制。但一般还是认为它是浮动汇率制,因为最主要的货币都是实行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

 

4、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依然严重。伴随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主要货币的汇率剧烈波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猛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80年代爆发的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使得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

 目前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干预主要是通过汇率机制、国际金融市场和利率机制、国际金融机构的调节以及运用国际储备资产等方式进行。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要方案和建议

 

(一)   创立国际商品储备体系

 

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经常恶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创立以商品为基础的国际储备货币,以解决初级产品价格波动和国际储备制度不稳定的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一个世界性的中央银行,发行新的国际货币单位,其价值由一个选定的商品篮子来决定,商品篮子由一些基本的国际贸易产品,特别是初级产品来构成。(2)现有的SDRs将被融合到新的国际储备制度中,其价值重新由商品篮子决定,其他储备货币将完全由以商品为基础的新型国际货币所取代。(3)世界性的中央银行将用国际货币来买卖构成商品货币篮子的初级产品,以求达到稳定初级产品价格,进而稳定国际商品储备货币的目的。

 

(二)   建立国际信用储备制度

 

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教授1982年在《2000年的国际货币制度》一文中提出了这一设想。他认为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超国家的国际信用储备制度,并在基础上创立国际储备货币。国际出比货币不应由黄金、其他贵金属和任何国家的货币来充当。特里芬教授建议各国应将其持有的国际储备以储备存款形式上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保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清算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其他类似的国际金融机构能将所有的国家都吸收为成员国,那么国际间的支付活动就反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不同成员国家储备存款账户金额的增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持有的国际储备总量应由成员国各国共同决定,并按世界贸易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加以调整。储备的创造可以通过对会员国放款,介入各国金融市场购买金融资产,或定期分配新的特别提款权来实现,但是不应受还进生产或任何国家国际收支状况的制约。

特里芬在他的著作中曾具体地指出应以SDRs作为惟一的国际储备资产以逐步取代黄金和其他储备货币。但他主张要求各国中央银行服从于一个超国家的国际信用储备机构,这需要很密切的国际货币合作,目前还不现实。

 

(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替代账户”

 

替代账户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的一个专门账户,发行一种特别提款权存单,各国中央银行可将手中多余的美元储备折成特别提款权存入该账户,再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吸收的美元投资于美国财政发行的长期债券,所得的利息收入返给替代账户的存款者。这以建议是在197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的年会上提出的,设想用特别账户吸收各国手中过渡积累的美元资产,并使SDRs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

这一建议实际上并没有实行,因为美元在1980年以后的一段时期异常坚挺,各国中央银行乐于持有美元而不愿意交换SDRs。而且前面介绍的集中储备货币改革的方案,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只有当SDRs或其他储备资产发展成为功能齐全,并且优越于美元的真正国际货币时,人们才会放弃手中的美元资产的积累。

   (四)   加强各国经济政策协调以稳定汇率

主要工业化国家货币之间汇率的剧烈波动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引起了各国的普通了关注。1985年10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五国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提出了要协调各国经济政策,以促进汇率的稳定。后来的1986年七国财长会议又提出了通过控制下列10项指标来实现各国政策的协调。这10个指标是GNP增长率、通货膨胀、利息率、失业率、财政赤字、经常账户差额、贸易差额、货币供应增长率、外汇储备和汇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对各国的这些经济指标进行监督,并将这些指标又划分为绩效指标、政策指标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变量。绩效指标有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指标。政策指标有货币供应增长率和财政赤字的指标。中间变量是利率和汇率等指标。1987年七国首脑会议上对经济政策的协调作出了具体规定。

虽然通过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根本解决国际货币制度内在的不稳定性,但是这个建议如果能够有效地付诸实施当然有助于汇率和世界经济的稳定。但是要作到真正的政策协调绝非轻而易举,因为协调宏观政策各国政策的独立性,损害某些国家的利益。另外,在经济衰退时期,各国国内的严峻形势可能使政府无论顾及其他国家的协调。

 

(五)   设立汇率目标区

 

汇率目标区是指有关国家的货币当局选择一组可调整的基本参考汇率,指定出一个围绕其上下波动的幅度并加以维持。汇率目标区的种类很多,但主要可分为“硬目标区”和“软目标区”的汇率变动幅度很窄,不常修订,目标区的内容也对外公开,一般是通过货币政策将汇率维持在目标区。“软目标区”的汇率变动幅度较宽,而且经常修订,目标区的内容不对外公开,不要求必须通过货币政策加以维持。

 设立汇率目标区的建议问世以来,各方面的褒贬不一。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实行汇率目标区来实现汇率的稳定,而发达国家认为汇率目标区不现实。汇率目标区的特点是综合了浮动汇率制的灵活性和固定汇率制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够促进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但实施起来也却是有许多困难,如均衡参考汇率的确定,维持目标的有效方法等等。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前景展望

 

以上这些方案只是众多改革方案中较为重要的几个。总的看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主要集中在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和汇率制度的选择两个方面,而其中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和汇率制度的选择两个方面,而其中国际储备资产的改革是最基本的。

 

(一)国际储备货币的演变

 

只要不是实行完全没有干预的金本位制,或者完全的自由浮动汇率制,一国就必须持有国际储备资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是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影响着国际储备增长的状况。国际间美元的过多或过少一直是国际金融形势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但是在找不到更好的国际储备资产来取代美元之前,各国就不得不持有美元,不得不依靠美元来从事国际商品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所以许多有关国际货币改革的方案和建议,都是围绕着以什么资产来代替美元的问题。

在当今的国际经济形势下,要回到金本位制或某种形式的金汇兑本位制是不可能的。1973年以后的多元化储备制度中,美元仍居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以及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崛起,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发展不平衡和各种矛盾势必加剧,从而美元越来越不能胜任主导国际储备货币中哪一种货币的汇率上浮或下浮都会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还应发展统一的世界货币。这个趋势在众多的国际储备改革方案中也有所反映。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发行统一货币就必须建立统一的世界范围的中央银行或类似的机构,并实行统一的世界货币政策。这个难度相当大。不过从经济发展规律上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经济利益的相关性会促进各国的政策协调,共同货币的理想在未来可能会实现。

 

(二)   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前景

 

就汇率制度的改革而言,实行理论上的完全固定汇率制或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的可能性极小且赞成这两种极端汇率制度的也是极少数。从目前发达国家经常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发展中国家很多实行盯住汇率制来看,稳定汇率、缩小汇率波动幅度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所以汇率制度改革的核心实际上是允许汇率波动幅度的大小,或以什么形式恢复固定但可调整的平价制的问题。

纵观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过程,100多年来打部分时间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实行过,目前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也运行了近30年,事实表明弊端很多,在历史进程中,先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金本位),然后是浮动汇率制,以后又是固定汇率制但汇率可以调整(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后是目前的浮动汇率制。

伙计汇率制度的发展决不是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简单轮回,金本位制时期的固定汇率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真正固定不变的是建立在政府不干预的自由竞争基础之上,而后者是可以调整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合作的结果。目前的浮动汇率和20世纪30年代的浮动汇率制也有很大的区别。

从已提出的主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案看,多数是主张建立某种形式的固定汇率制,也有人主张保持目前的各国自由选择汇率安排的混合汇率制,但要求主要国家协调政策、联合行动,以实现汇率稳定。实行固定汇率需要有一定客观条件,目前是行不通的。在各国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国际收支状况和货币政策协调和共同干预来稳定汇率,降低波动幅度的方案经过国际间的努力有可能实现,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实现,因为合作、协调制度、相互让步对各方面都有好处。至于国际汇率制度的发展前景,一方面取决于各主要国家之间货币合作的密切度,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国际储备货币的发展状况。

 

第五节 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融中一个重要的新现象是涌现了一系列国际金融组织。目前的国际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全球性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半区域内的,如国际清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等,它们的成员主要在区域内,但也有区域外的成员参加。(3)区域性的,如欧洲投资银行、阿拉伯货币基金、伊斯兰发展银行、西非发展银行、阿拉伯银行等等。

这些国际金融组织对国际货币制度与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深远的积极影响。在促进会员国取消外汇管制、限制会员国进行竞争性货币贬值、支持会员国稳定货币汇率和解决伙计收支困难、缓解债务危机与金融危机、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这些国际金融组织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代表于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会议及其所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西定》,在1946年3月正式成立,并于1947年3月开始营业的,总部设在华盛顿。

 

(一)宗旨

 

根据《协定》规定,国际货币仅仅组织作为永久性机构的宗旨是:为国际货币问题的商讨与协作提供便利,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平衡发展,以提高和维持高水平就业和实际收入,以及开发会员国的生产资源;促进汇率的稳定,维持会员国正常汇兑关系,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协助建立会员国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并消除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在有充分暴涨的条件下,对会员国提供资金,使其增强信心纠正国际收支失衡,而不致采取有损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根据以上目标,缩短会员国国际收支平衡的时间,并减轻其程度。从上述宗旨中可以看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向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消除“竞争性货币贬值”与“消除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

 

(二)资金来源

 

国际货币组织为贯彻实行其宗旨,必须有资金来源。它的资金来源为:

1、份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份额目前以基金组织创立的记账单位SDRs来表示,它相当于股东加入股份公司的股金。会员国应缴份额的大小,要综合考虑会员国的国民收入、黄金外汇储备、平均进口额、出口变化率喝出口额占GNP的比例等因素,最后由基金组织同会员国磋商确定。

会员国缴纳的份额,除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放短期信贷的资金来源外,份额的大小对会员国有其他三个作用:(1)决定会员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或提款的额度;(2)决定会员国分得的SDRTs的多少。

2、借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另一个资金来源是借款。国际货币基金借款组织通过与会员国协议,向会员国借入资金,作为对会员国提供资金融通的一个来源。

 3、信托基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1976年决定,将它持有的1/6的黄金分4年按市价出售,所得之利润(即市价超过黄金官价1盎司=35美元的部分,共46亿美元)作为信托基金,向低收入会员国提供优惠贷款。

 

(三)业务活动

 

1、汇率监督与政策协调。为使国际货币制度正常运转,各个会员国需保证同基金组织和其他会员国合作,以保证有秩序的汇率安排和促进汇率的稳定。各会员国应该:(1)努力以自己的经济和金融政策来达到促进有秩序的经济增长这个目标,既有合理的价格稳定,又适当照顾自身的境况;(2)努力通过创造有秩序的、基本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和不会产生反常混乱的货币制度去促进稳定;(3)避免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制度来妨碍国际收支有秩序的调整或取得对其他会员国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度下,会员国要改变货币制度,必须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磋商并得到它的批准。在当前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会员国调整汇率不需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意。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督汇率的职能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它主要通过下述办法来实行:(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要求会员国需向它提供必要的资料,并同它就汇率政策问题进行磋商;(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也为监督工作收集所需资料,以全面估价会员国的汇率政策。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某会员国汇兑措施的修改,或者汇率的执行情况对其他会员国可能具有或已经发生重大影响时,可提出同该会员国进行补充性监督讨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调政策的职能,一般通过下述途径实现,(1)特别协商,这一途径同基金组织定期审查世界经济的形势与前景有关。(2)基金组织理事会从80年代以来,都把协调会员国经济政策作为会议的重要议题。

    2、创造储备资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1969年会议正式决定,创设SDRs,以补充国际储备的不足,并于1970年开始分配。会员国当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运用SDRs,划给另一会员国以偿付逆差,或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

    3、贷款业务。发放贷款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主要的业务活动。

1)贷款特点主要有:

第一,贷款对象。限于会员国政府。它只与会员国的财政部、中央银行、外汇平准基金组织或其他类似的财政机构往来。

第二,贷款用途。贷款最初主要用于会员国进行国际收支的调整,但近年来也增设了支持会员国为解决国际收支困难而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改革的贷款。

第三,贷款的规模。同会员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缴纳的份额成正比。

第四,贷款方式。会员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和还款分别采用所谓“购买”(Purchase)和“购回”(Re-purchase)的方式。“购买”即借款国用相当于借款面额的本国货币来购买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外汇。这在技术上虽不同于一般的国际借款,但效果是一样的,而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角度看,会员国借款则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持有的货币结构。“购买”即借款国还款时,要用自己原来所借外汇购回本国货币。

2)贷款种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分三类:第一类为普通贷款(为会员国所缴份额的125%,期限为3~5年)、补偿与应急贷款、缓冲库存贷款和中期贷款,其贷款资金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身的资金,即会员国认缴的份额。除储备部分(为所缴份额的25%)贷款不收利息外,第一类其他各项贷款利率均为6%左右,另加0.5%的手续费。第二类为补充贷款和临时信用贷款,其贷款资金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借款,贷款的利率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借款成本,另加0.5%的手续费和0.2%~0.325%的加息率。第一、第二类贷款合称普通资金(账户)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非工业会员国提供的大部分贷款都属于这种贷款。第三类贷款是信托基金贷款、结构调整贷款和扩大的结构调整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优惠贷款。

 

二、  世界银行集团

 

世界 银行集团(World Bank Croup)包括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TBRD)、国际开发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 IDA)、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 MIGA),它们的总部设在华盛顿。

 

(一)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IBRD于1945年12月成立,1946年6月开始营业,1947年11月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凡IBRD的国家必须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不一定是IBRD的会员国。

1、宗旨。根据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第一条规定。IBRD的宗旨是:对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会员国的复兴和开发,并鼓励不发达国家个生产和资源开发;通过保证或参与私人贷款和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对外投资;用鼓励国际投资以开发会员国资源的方法,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平衡发展,以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宗旨,IBRD的主要认为是向会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促进战后经济复兴,协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生产,开发资源,从而起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作用。

2、资金来源

1)会员国缴纳的股金。IBRD规定,每个会员国均须认购份额(Share)认购股份的多少,必须参照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的份额,同IBRD协商,并经理事会批准。

2)通过发行债券取得借款。在国际债券市场发行债券来借款,是IBRD资金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在借款管理上,IBRD采取的方针是:借款市场分散化;尽力使借款成本最小。为此,IBRD除借入美元外,还借入其他主要西方国家货币,以减少汇率与利率的风险。

3)业务净收益。IBRD除将一部分净收益以赠款形式划给IDA外,其余均充作本身的储备金,成为发放贷款的一个资金来源。

4)债权转让。从80年代以来,IBRD常把一部分贷出款项的债权,有偿地转让给商业银行等私人投资者,以提前收回资金,并转为贷款的一个资金来源。

3、贷款业务

1)贷款条件。第一,IBRD只向会员国政府、中央银行担保的公私机构提供贷款;第二,贷款一般与IBRD审定、批准的特定项目相结合;第三贷款的国家确定不能以合理的条件从其他方面取得贷款时,IBRD才考虑发放贷款,参加贷款,或提供保证;第四,贷款必须专款专用,并受IBRD的监督;第五,贷款的期限一般为数年,最长可达30年;第六,贷款使用不同的货币,对承担贷款项目的承包商或物资供应商,一般用该承包商、供应商所在国的货币支付;如由借款国承包商供应本地物资,则用借款国货币支付;如本地供应商购买进口物资,则用出口国的货币进行支付。

2)贷款种类。主要是三个类:项目贷款与非项目贷款;“第三窗口:贷款;技术援助贷款。

3)贷款方式。在进行贷款时,IBRD除单独提供贷款外,还采取联合贷款的方式,同其他贷款者一起,共同为借款国的项目融资,以解决IBRD资金有限与发展中会员国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

4)贷款程序。IBRD发放贷款要与一定的项目相结合,专款专用,并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监督,所以会员国从申请到按项目进度使用贷款,都有严密的程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计划,确定羡慕。为保证贷出的款项能得到偿还,IBRD要对借款国的经济情况与技术管理水平进行全面调查。第二,专家审查。第三,审议通过,签定贷款契约。第四,工程项目招标,按工程进度发放贷款,并进行监督。

IBRD贷款程序虽然复杂和繁琐,但却体现了其贷款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因而能保证贷款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国际开发协会

IDA成立于1960年,是专门向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长期贷款的一个国际金融组织。按照规定,凡IBRD会员国均可加入协会,但IBRD的会员国不一定必须加入IDA。

 1、宗旨。IDA的宗旨是,对欠发达国家提供比IBRD条件宽、期限较长、负担较轻、并可用部分当地货币偿还的贷款,以促进它们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从而补充的IBRD的活动,促进IBRD目标的实现。

2、资金来源

1)会员国认缴的股本。IDA的会员国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工业发达国家和南非、科威特,这些国家认缴的股本需以可兑换货币缴付,所缴股本全部供IDA出借;第二组是亚、非、拉发展国家,这些国家认缴股本的10%需以可兑换货币进行缴付,其余90%用本国货币缴付,而且这些货币在未征得货币所属国同意前,IDA不得使用。

2)会员国提供的补充资金。

3)IBRD的拨款,即IBRD从其净收入中拨给IDA一部分款项,作为IDA

贷款的资金来源。

3、贷款。IDA只向低收入发展中国家(1994年标准是人均GNP不超过725美元)政府与隶属于政府的实体提供贷款。

IDA贷款的期限为35~40年,宽心期10年。偿还贷款时,可以全部或一部分用本国货币偿还。贷款只收0.5%的手续费。

 

(三)国际金融公司

 

IFC成立于1956年。IFC的宗旨是,通过向发展中国家的私人企业提供无需政府担保的贷款与股本投资,鼓励国际私人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支持当地资本市场的发展,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补充世界银行的活动。

IFC的资金来源,除了成员国缴纳的股金外,还有:向世界银行和国际资金市场借入的资金,IFC积累的利润,转售债权与股本的收入等。

IFC贷款的方式为:直接向私人生产性企业提供贷款;以入股方式向私人企业项目进行投资,但投资规模不超过项目成本的25%,也不承担管理责任,在适当时候还将持有的股份出售给私人投资者。IFC在进行贷款与投资时,有时会联合资本共同进行,共担风险,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这既弥补了它的资金不足,又促进了国际资本向发展中国家流动。IFC贷款规模较小,一般每笔不超过200万~400万美元;期限一般为7~15年;还款时须用原借款货币偿还;贷款的利率一般高于IBRD,并尽可能和市场利率水平相一致,同时也考虑借入资金的成本。

 

(四)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MIGA成立于1988年4月,是世界银行集团中最年轻的成员。IMGA是一个独立于世界银行的实体,它有自己的业务和法律人员。

IMGA的宗旨是,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来推动成员国互相间进行以生产为目的的投资,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该机构的业务活动之一,是对“合格的投资”提供担保,而不遭受非商业性风险损失,从而存进国际间的直接投资。MIGA对以下四类非商业性风险提供担保:(1)由于投资所作国政府对货币兑换和转移的限制而造成的转移风险;(2)由于投资所在国政府的法律或行动而造成投资者丧失其投资的所有权、控制权的风险;(3)在投资者无法进入主管法庭,或这类法庭不合理的拖延或无法实施这一项已作出的对他有利的判决时,政府撤销与投资者签定的合同而造成的风险;(4)武装冲突和国内动乱而造成的风险。MIGA的另一项业务活动,是对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服务,帮助发展中国家更有效地促进私人投资的机会。它通过对投资促进活动的直接支持(如组织投资会议、初级培训课程、战略研讨会)、传播投资机会的信息(如开发一个投资机会全球电子信息交换与通讯网络)和促进投资机构的能力建设,来帮助发展中国家最大限度地提高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计划的效果。

 

三、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组织

 

国际农业发展组织(IFAD)是联合国在经济方面的专门机构之一,成立于1977年12月,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

   (一)宗旨

    通过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缺粮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贷款和赠款,为它们的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从而达到增加粮食生产、消除贫困与营养不良的目标。

   (二)资金来源

    1、会员国的捐款。按规定,发达国家与石油输出国会员国须认缴捐款,并用可兑换货币缴付。其他发展中国家会员国虽规定为受惠国,但它们也可以用本国货币或可兑换货币捐助一部分资金,捐款可一次缴清,也可以在三年内缴清。

    2、非会员国和其他来源的特别捐款。

(三)贷款

1、贷款资金使用的对象与政策。IFAD的宗旨规定,向最贫穷的、缺粮的发展中国家发放赠款和优惠贷款。为增加借款国的粮食生产,它规定贷款资金可用于:改进和扩大灌溉设施,开发地下水,改良品种,改进耕作技术和土壤管理等能提高产量的短期项目;新垦荒地、兴修水利工程等长期项目;支持政府实行土改,以及在物价、信贷、销售和补贴等方面需投资的政策性措施项目。在消除贫困方面,贷款资金主要是直接用于对经济条件差的小农和五地农民的贷款,而不能将贷款资金用于国营企业或私人资本来发展赢利事业。

2、贷款资金使用的方式和条件

1)赠款。按IFAD章程规定,在每个财政年度发放资金总额中,赠款所占比重不得不超过12.5%。赠款用于两个用途,一是贫穷缺粮国的援助项目;二是以技术援助形式用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人员培训、咨询和项目投资前的其他准备工作。该组织还规定,会员国使用技术援助的项目,如后来获得该组织的贷款,则将赠款改为贷款,并计入贷款总额内。

2)贷款。IFAD发放的资金大部分属于贷款。贷款分为三种:一是特别贷款,条件最为宽松,免受利息,每年只收1%的手续费,期限50年,宽限期10年,主要给低收入的40多个“粮食优先国家”。该种贷款总额不得超过该组织贷出金额的2/3。二是中等期限贷款,年利率4%,期限20年,宽限期5年。三是普通贷款,年利率8%,宽限期3年。在这三种贷款中,特别贷款占多数。

IFAD采用的资金计算单位是SDRs,即:在向会员国提供赠款或贷款时,按SDRs折算给美元或其他可兑换货币;会员国偿付贷款本息和手续费时,按SDRs折算,用美元或其他可兑换货币进行支付。

IFAD批准贷款项目后,即委托联合国粮农组织,或开发计划署,或IBRD,或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等执行贷款业务和监督贷款项目的执行。

IFAD的贷款用于采购设备与劳务,通常采取国际招标的办法。

IFAD贷款程序基本同于IBRD,主要步骤为:确定贷款项目,项目的执行等。

 

四、洲际国际金融组织

 

(一)亚洲开发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是个类似世界银行、但只面向特定地区的区域性政府间金融开发机构。它于1966年11月正式建立,并于同年12月开始营业,总部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亚洲开发银行的宗旨是,向其成员国提供贷款与技术援助,援助协调成员在紧急、贸易和发展方面的政策,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进行合作,以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

亚洲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为普通资金和特别基金两个部分。普通资金用于亚洲开发银行的硬贷款业务,是亚洲开发银行进行业务活动的最主要资金来源。该资金来源于成员认缴的股金、国际金融市场的筹资,以及银行的净收益。特别基金是亚洲开发银行进行软贷款业务的基金

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分为硬贷款、软贷款和赠款三类。硬贷款的贷款利率为浮动利率,每半年调整一次,贷款期限为10~30年。软贷款,即优惠贷款,仅提供给人均收入低于670美元(1983年标准)且还债能力有限的亚洲开发银行成员,贷款期限为40年,不收利息,仅收1%的手续费。赠款用于技术援助,资金由技术援助特别基金提供,但赠款金额有限制。

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方式主要有:

1、项目贷款。即为某以成员发展规划的具体项目提供贷款,这些项目需具备经济效益好、有利于借款成员的经济发展和借款成员有较好的资信三个条件。

2、开发金融机构贷款。是通过成员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进行的间接贷款,因而也称中间转贷。

3、私营部门贷款。它分为直接贷款和间接贷款两种形式。直接贷款是指有政府担保的贷款,或者没有政府担保的股本投资,以及为项目的逐步等提供的技术援助。间接贷款主要是指通过开发性金融机构的限额转贷和对开发性金融机构进行的股本投资。

4、联合贷款。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区外经济实体(官方机构与私人投资者)与亚洲开发银行共同成员某一开发项目融资,它主要有以下集中类型:(1)平衡融资,是将项目分成若干具体的、独立的部分,以供亚洲开发银行及其他融资伙伴分别融资。(2)共同融资,是亚洲开发银行与其他融资伙伴按商定的比例,对某成员的某一项目进行融资的方式。(3)伞形融资或后备融资。这类融资在开始时由亚洲开发银行负责项目的全部外汇费用,但只要找到联合融资伙伴,亚洲开发银行贷款中的相应部分即取消。(4)窗口融资,是指联合融资伙伴将其资金通过亚洲开发银行投项目,联合融资伙伴与借款人之间不发生关系。(5)参与性融资,是指亚洲开发银行先对项目进行贷款,然后商业银行购买亚洲开发银行贷款中较早到期的部分。在这些联合融资形式中,平衡融资和共同融资占大部分。

 

(二)非洲开发银行

 

非洲开发银行是非洲国家的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帮助下1964年11月成立的一个面向非洲的区域性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该行总部设在科特迪瓦(象牙海岸)首都阿比让。

非洲开发银行的宗旨,是向非洲成员国提供贷款和投资,或给予技术援助,充分利用本大陆的人力资源,以促进各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尽快改变本大陆贫穷落后的面貌。

非洲开发银行的资金主要来自成员国认缴的股本和待缴股本。与IBRD一样,非洲开发银行成员国认缴的股本也分为实缴股本和待缴股本两部分。此外,非洲开发银行还通过发行国际债券和组织辛迪加借款的方式积极在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

非洲开发银行的贷款分为普通贷款和特别贷款。普通贷款是该行用普通股本提供的贷款。特别贷款是用该行规定专门用途的特别基金向成员国提供的优惠贷款。

为广泛动员和利用资金,非洲开发银行又建立了以下四个机构:

1、非洲开发基金。这是由非洲开发银行和非洲以外25个国家与地区成员认股缴纳的一笔跨国基金,设立于1972年,1973年开始营业。该基金主要向非洲最贫穷国家的发展项目提供无息贷款,偿还期限为50年,每年只缴纳0.75%的手续费,对可行性研究项目的贷款,偿还期限10年,每年缴纳0.75%的手续费。

2、非洲投资开发国际金融公司。该组织是1970年11月在非洲开发银行倡议和参与下组建的控股公司,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宗旨是动员国际私人资本,建设和发展非洲的生产性企业。公司的股东除国际金融公司外,还有美洲、欧洲和亚洲的120余家金融、工业与商业企业。

3、尼日利亚信托基金。它是1976年建立的,由尼日利亚政府投资、非洲开发银行管理的一个机构。该基金通过与其他信贷机构合作,为亚洲开发银行成员国中较贫穷国家的发展项目提供援助资金,以促进非洲经济增长。它贷款的偿付期限25年,宽限期最长可达5年,收取较低的利息。贷款的领域主要是交通运输和社会公用事业。

4、非洲保险公司。这是非洲开发银行的一个附属金融机构,1977年3月成立,1978年开始营业。它是发展中国家建立的第一家政府间再保险公司。该公司的宗旨是,促进非洲国家保险与再保险事业的发展,通过投资与提供有关保险与再保险的技术援助,来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加强区域性合作。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的大会。按规定,每个成员国至少要把其境内再保险合同的5%投保于该公司。该公司现在已控制了非洲再保险营业额的80%左右,减少了非洲再保险费用的外流,并以其收益投资于非洲的经济建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免责申明:你阅读的《国际货币体系》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来自股票知识|外汇知识,转载请注明:GuPiao-WaiHui.cn,本文转自互联网。
    热门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必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C)2006. GuPiao-WaiHui.cn | ALL RIGHT RESERVED.
    股票知识|外汇知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