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股票知识|外汇知识学习 吧!本站域名:www.gupiao-waihui.cn

中外交易所争夺:攘外如何安内

作者:个股动态    文章来源:股票知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2

固顶文章 股票实时行情查询
普通文章 3月14日综合投资评级调高的股票一
普通文章 10点半播报:利空突降 股指大幅走
普通文章 加息担忧导致股指快速下探
普通文章 3月14日机构及券商晨会精华
普通文章 中投证券晨会纪要(3月14日)
普通文章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3月14日)
普通文章 国泰君安晨会纪要(3月14日)
普通文章 西南证券晨会纪要(3月14日)
普通文章 中期趋势依然乐观
普通文章 全天弱势震荡的可能较大
普通文章 调控预期与外围市场成为两大杀手
普通文章 权重股走势决定大盘运行方向


  东边日出西边雨。

  就在国内有关方面发出上市资源枯竭的呐喊时,欧洲交易所(下称欧交所)来华举办首次推介会,打响了2007年争夺中国上市资源的第一枪。

  “我们把中国作为全球推广最重要的市场,非常诚挚地邀请中国公司加入到欧洲上市行列当中。”

  欧交所如此“猴儿急”,是因其至今无一家来自中国的上市公司。

  2006年,对中国优质上市公司资源的争夺已成为各交易所业务的重中之重。包括纽约、纳斯达克、伦敦、新加坡等在内的全球著名证券交易所悉数来华推介。在这方面,欧交所显然慢了半拍。

  “为了证明对中国市场的决心,我们组建特别团队开发市场。”欧交所国际上市部总经理温格伦的话充满了火药味。

  一位参加推介会的投行人士表示:“2007年对中国上市资源的争夺,势必成为肉搏恶战。”

  440亿美元诱惑

  439.98亿美元!这个新纪录是由清科公司统计的2006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筹资额,比2005年的200亿美元整整高出了一倍。

  这个已然被“新红筹法规”压抑了的数字让温格伦无论如何也坐不住。

  据清科统计,2006年,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达86家,多于2005年的68家。其中,纳斯达克6家、纽交所3家、香港主板39家、香港创业板6家、新加坡主板24家、新加坡创业板2家、伦敦AIM6家。

  “苛刻的萨班斯法案阻挡了外国公司赴美上市的脚步。”温格伦表示,这是欧交所千载难逢的机会。

  据悉,伦交所的战略分3个层次。一是努力吸引国内高速增长、亟需资本的民营企业前往伦敦上市;二是加强与大型国企的沟通,为其上市提供便利条件;三是深入长三角、珠三角等优质企业集中的区域做深度推介。

  “我们在努力促成管理部门修订萨班斯法案。”纽交所人士表示,萨班斯法案让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非美国上市公司承受了不适当的负担。

  而从交易所层面,除呼吁修订法律外,就是努力为非美国上市公司提供特殊政策帮助其实现上市。

  知情人士透露,如果严格按照纽交所的标准,无锡尚德并不符合上市条件,但纽交所对尚德实施了“特殊待遇”。

  随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中国代表处的获批,其各项工作势必将深入。

  为加速推动中国企业赴韩上市,韩国证券交易所(KRX)欲进一步降低上市标准。“我们对中国的企业有饥饿感。”KRX上市审查课长申吉秀说出了亚洲交易所对中国上市资源的觊觎之心。

  “攘外必先安内”

  一些海外交易所激烈争夺中国潜在的上市资源,特别是具有高成长性的创新型公司,几乎到了全力以赴的地步。

  据统计,IPO重启元年,国内上市公司为65家,其中,上海主板13家,深圳中小板52家。筹资额171.14亿美元。

  深交所人士对此感到担忧,盈利能力强、增长速度快的优秀企业到海外上市,将使我国潜在上市公司资源不断流失,使资本市场的规模增长缓慢、吸引力下降,不利于建设强大的本土资本市场。

  证监会研究中心一份报告就此提出4点建议。

  一是继续推进发行体制改革,建立发行规模和发行价格的市场制约机制,逐步创造条件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建立由市场筛选企业的市场化机制。对中小型企业实行第二通道制,对保荐中小型、创新型企业上市的证券公司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

  二是加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使各类创新型企业找到与企业特征及发展阶段相对应的融资场所。

  具体包括:适时尽快推出创业板,建立适合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融资制度;研究建立合格投资者与私募发行之间对接机制,形成与公开发行市场互为补充的私募发行市场;增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流动性和融资功能;把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发行成场外交易市场,将其纳入到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之中。

  三是加快培育我国风险投资市场。

  目前我国最为活跃的风险投资基金均为海外基金,其所投资的企业通常采取红筹上市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更多潜在公司舍近求远。

  建立本土风投市场,不仅能有力地遏制各类不规范发行等现象,更为培育本土上市资源奠定坚实基础。现阶段,可考虑积极推进证券公司等证券经营机构试点直接投资业务。

  四是对外资在华股权投资加强协调管理。

  我国对大量海外资金以风险投资、直接投资基金等形式进入国内进行股权投资尚缺乏完善的监管措施,建议对外资进入我国股权投资市场以及相应的海外上市统一管理,并研究建立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机制。

  各种迹象表明,<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实施后,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关人士透露,某日本券商推荐的几家欲赴日上市的中国IT企业就因红筹法规限制,未能在2006年底前完成上市计划。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于海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免责申明:你阅读的《中外交易所争夺:攘外如何安内》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来自股票知识|外汇知识,转载请注明:GuPiao-WaiHui.cn,本文转自互联网。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必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opyright(C)2006. GuPiao-WaiHui.cn | ALL RIGHT RESERVED.
    股票知识|外汇知识 版权所有